看一回凝靜的橋影,
數一數螺細的波紋,
我倚暖了石闌的青苔,
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...
-- 徐志摩
站在皇家學院橋(King's College Bridge)遠眺克萊兒橋(Clare Bridge)
我雖沒有詩人的文采,卻也有我的悠閒,我曾多次來到康河邊上,只為發呆似地享受它的優雅與寧靜...
康河(River Cam,又譯作“劍河”)經由格蘭騫斯德(Grantchester)從南方流入劍橋市區。上游的拜倫潭(Byron's Pool )相傳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(George Gordon Byron)曾在這裡游泳,因而得名。那天我跟同學在果子園(the Orchard)下午茶之後,獨自單車漫遊格蘭騫斯德,不小心發現 Byron's Pool的路標,於是跟著路標來到一個樹林前面,小路上立著的告示牌寫著禁止單車進入,附近也沒有地方可以鎖單車,又發現林外草地上有人坐在板凳上..。在這荒山野嶺,這租來的單車是我唯一的交通工具,不容有所閃失,於是放棄欣賞拜倫潭的機會。
康河流往山下,曲折蜿蜒於平原上,這裡是一大片青草地的格蘭騫斯德曲流(Grantchester Meadows)。台灣的旅遊書並未介紹它,暫且當做是我的私房旅遊景點吧!之所以會找到這裡,並不是因為我愛冒險(雖然我常常會騎單車亂逛,哈哈!),是因為學校的Kerry帶我們去格蘭騫斯德的果子園(the Orchard)喝下午茶,途中經過這裡。於是有天天清氣爽,心血來潮,便獨自一人前來享受這片美景,從劍橋到果子園,從白天到黃昏到日落。
那藍天下碧草上的一流清淺,好似錦盒上的水晶項鍊般晶瑩剔透...
黃昏時天空灑落淡淡的一抹淺紅,整個大地好像喝醉了一般...
難忘七月的黃昏,遠樹凝寂,
像墨潑的山形,襯出輕柔暝色,
密稠稠,七分鵝黃,三分橘綠,
那妙意只可去秋夢邊緣捕捉...
-- 徐志摩
這劍橋秋天的黃昏雖不如詩人所描繪的美景,但這景色已經足夠使我流連,久久不想離去!
附上從皇家學院(King's College)到格蘭騫斯德曲流的地圖,或是點這連結也可顯示地圖 https://goo.gl/maps/5dclu。如果你站在Silver Street上的橋(磨坊潭碼頭旁邊)正凝視著數學橋,那你只需往左手邊走,碰到十字路往左轉到 Newnham Road,直走到底便可接 Grantchester Street,再直走遇叉路走左邊那條,即可到這片青草地 -- 格蘭騫斯德曲流(Grantchester Meadows )。
再往北,康河分出一條分支,沿河一帶也是一片草地,草地上分佈些許樹叢,視野不像格蘭騫斯德曲流那樣廣闊,不過倒也是散步和運動的好去處,即使是寒冷的冬天,也常見有人在這裡慢跑或是騎單車,小小孩騎小車跟著大人的畫面也為寒冷的冬天帶來一些溫馨。上課日每天早上我騎著單車上學總要穿過這片草地,越過兩座橋,大一點的那座木橋長又窄,橋上如果已有單車,單車騎士通常在橋頭等對方通過,這種互相禮讓的通行方式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(也許他們小時候也讀過黑羊白羊的故事...)。
人們過這窄橋,好似黑羊白羊故事般互相禮讓
康河支流的一個小潭,就在Newnham Road路邊
從磨坊潭(Mill Pool)往上遊不遠處的康河
康河和它的支流交會於磨坊潭(Mill Pool),至此進入康河的中游。這一段的康河流經The Backs – 劍橋大學幾個知名學院的後院,可說是康河的精華。河的兩岸盡是古色古香的學院建築,多的是如茵的青草地,河邊柳樹的黃綠色葉子,在陽光的照射下變成了金色,著實令人體驗到了“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陽中的新娘”的詩意。
河畔的金柳
一般人來劍橋撐篙遊康河就是在這一段,有三個碼頭可以搭船,磨坊潭(Mill Pool)是最大的碼頭,Quayside 是另一個,Garret Hostel Bridge 橋邊也有一個(三一學院碼頭)。我總共搭過兩次,一次參加學校的活動,意猶未盡!於是在一個天空藍得發亮、陽光和煦的好天氣,獨自又來到磨坊潭碼頭買票搭船。通常幾個人共乘一艘平底船(Punt),撐篙的船家站在船後方平板上,手握長長的竿子往河心一抵,船就前進了(說得很簡單!哈哈!)。小船從磨坊潭出發,行經“皇后學院(Queens' College)”、皇家學院(King's College,或譯為“國王學院”)、克萊亞學院(Clare College)、三清學院(Trinity College,現今譯為“三一學院”)、聖約翰學院(St. Johns College)、莫德林學院(Magdalene College),到達 Quayside後調頭往回走。船行當中,船家會對沿途風光做一番介紹,記得第一次參加學校辦的撐篙遊河活動,有一位大陸同學問船家:再別康橋的康橋是哪座橋?我愣了一下!船家竟回他說到了會跟他說!這下我更納悶了!(P.S. Cambridge,劍橋,舊譯作“康橋”,再別康橋的康橋指的不是哪座橋而是劍橋)
說到碼頭買票搭船,如果你有學生證,不論是台灣的或是英國的,語言學校的學生證也可以,記得亮出你的學生證,都有可能買到學生票,便宜個幾塊英鎊。參觀劍橋大學的學院也有學生票可買,記得有一次參觀皇家學院(King's College),韓國同學用它韓國大學的學生證買到了學生票。
此外,在劍橋街上常見學生拿著看板招攬客人,這也是一種撐篙遊康河的方式。
磨坊潭的碼頭
小船從磨坊潭出發,穿過Silver Street來到皇后學院,眼前所見是一座木橋,它就是有名的數學橋(Mathematical Bridge),傳說是由牛頓設計建造,整座橋不用任何鐵釘,後來有學生想研究它就把它拆掉,但是裝不回去,於是加了鐵釘,所以如果現在你去看,會發現有鐵釘的存在。然而傳說畢竟只是傳說,牛頓早在數學橋建造前22年就已經過世了。
(詳見皇后學院官網: http://www.queens.cam.ac.uk/general-information/historical-fun/queens-college/mathematical-bridge)
數學橋(Mathematical Bridge)
數學橋和它的...鐵釘
穿過數學橋,不久,眼前視野突然展開,河的兩岸是廣闊的草坪。向右看,皇家學院禮拜堂(King's College Chapel)矗立在一大方的淺草坪之上,那森林似的尖閣正直指著天空。向左看,河邊幾隻野鴨或發呆,或在草地上啄食,或跳到河中划水,更遠處三兩匹黃牛從容地在草地上咬嚼。這裡是皇家學院的後院。
皇家學院橋下
皇家學院禮拜堂(中),校友居(Fellows' Building)(右),克萊亞學院(左)
經過這一大片淺草坪,前面是劍橋現存最古老的克萊亞橋(Clare Bridge),它就是魔術似的攝住徐志摩的那座怯伶伶的三環洞橋,你是否也被它迷住了呢?
克萊亞橋(三環洞橋)
看得出來照片上橋的左邊有顆石球像蘋果般被切走一塊嗎?傳說學院少付造橋的工匠一先令,工匠一氣之下將這棵石球切走一塊,就成今日所見的模樣!
克萊亞學院和三一學院之間其實還有一個古老但不是很大的學院—Trinity Hall,它卻在康河邊建了一棟現代化的圖書館 -- Jerwood 圖書館(Jerwood Library),Jerwood 圖書館建於1998年,坐在船上往上看,只見它直挺挺地立在康河邊,好似守護著來往的人們與旁邊的鐵橋 – 葛瑞特旅館橋(Garret Hostel Bridge),這座圓弧形鐵橋連接Garret Hostel Lane,如果你不想付錢到學院裡的康河邊,來這裡就對了,你可以在這裡任意逗留,要多久就多久。據說劍橋大學的學生叫它“ Orgasm Bridge ”(高潮橋),因為橋是圓弧形的,單車騎士需花費很大力氣才能騎上橋,當然下橋就不費吹灰之力囉!
Jerwood 圖書館與 葛瑞特旅館橋(Garret Hostel Bridge),橋下是三一學院的碼頭
過了葛瑞特旅館橋,進入三一學院,它是劍橋最大的學院,三一學院橋橋面比其他學院的橋來的寬,這似乎是the Backs這些學院當中唯一的一座可供汽車通行的石橋(據說三一學院是劍橋大學最富有的學院)。過橋之後不遠,河邊上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雷恩圖書館(Wren Library),該圖書館除了存有大量中世紀的手稿,也收藏著牛頓的筆記本和牛頓加註的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”的第一版 -- 牛頓在該書中首次提出“牛頓運動定律”和“萬有引力定律”。據說“小熊維尼”(Winnie-the-Pooh)的手稿也保存在雷恩圖書館。
三一學院橋
古色古香的學院建築,左邊是雷恩圖書館(Wren Library)
康河在此來個大轉彎
康河接著來個大右轉彎進入聖約翰學院(St. Johns College),這就有點考驗撐篙人的技術了,一不小心可能會撞到對岸或是其他船隻。
康河再向左彎,眼前出現兩座橋:廚房橋(Kitchen Bridge)和嘆息橋(Bridge of Sighs)。橋的左邊連接新院(New Court),是電影哈利波特拍攝地點之一。
廚房橋(Kitchen Bridge)
聖約翰學院的新院(New Court),是電影哈利波特拍攝地點之一
嘆息橋(Bridge of Sighs)
之所以取名嘆息橋,據說是因為這座橋連接學生宿舍和大學考場,在考試期間學生經過時常在此發出嘆息聲。也有人說是仿效義大利威尼斯的嘆息橋,該橋是連接法庭與監獄,也是一個常有嘆息發生的地方。康河上的嘆息橋還發生過一件奇事,在1963年某天,一輛Austin7 汽車被發現用繩子吊在嘆息橋底下!據說是惡作劇的學生,把汽車放在綁一起平底船上,再撐篙到嘆息橋下,用繩子把汽車綁在橋下。(汽車被綁在嘆息橋的照片:http://www.colc.co.uk/cambridge/cambridge/sighs.jpg)
這場景是不是有點眼熟呢?原來它就是哈利波特練習飛天掃把的地方!
通過有點神祕的魔法學院(哈利波特拍攝場景,哈哈!),離開了the Backs,眼前是一座供人車通行的鐵橋 – 莫德林橋(Magdalene Bridge),雖然這是座重建於1982年的新橋,據說這附近是劍橋第一座橋建造的地方!
莫德林橋(Magdalene Bridge)
照片左邊是莫德林學院(Magdalene College),這座橋就是以這學院名命名。照片右邊稱為Quayside (碼頭區),是以前康河河運興盛時期貨物裝卸的碼頭,現在莫德林橋下則是劍橋另一個撐篙碼頭。小船到此來個大迴轉,沿原路回到磨坊潭。
Quayside撐篙碼頭
體驗康河的美景除了隨著小船在康河上飄盪之外,在沿河各學院的後院漫步也是不錯的選擇。在各學院的大門買門票(記得亮出你的學生證,如果有的話)入內參觀,沿著指示的參觀路線,你可以欣賞它的建築,詠嘆它的悠久歷史,瞻仰偉大人物的雕像,但可別忘了到康河邊上走走,你會有不同於在小船上的感受。你可以在皇家學院探訪詩人徐志摩的足跡,在克萊亞橋上感受三環洞橋的魔力,也可以逗留在聖約翰學院的新院體驗一下霍格華茲的魔法...
(P.S. 我去參觀的時候克萊亞學院不收門票,另外,葛瑞特旅館橋也是逗留康河邊一個不錯的地方)
駐足皇家學院橋上欣賞日落後的康河
在克萊亞橋上遠眺皇家學院
漫步在克萊亞橋,前方是克萊亞學院玲瓏的方庭
在葛瑞特旅館橋上看鴨子滑水(鴨子排隊前進,它們似乎不太悠閒!)
河畔金柳隨風輕飄(聖約翰學院的後院)
華燈初上的Quayside (碼頭區),對面是莫德林學院
康河邊的夜色(由莫德林學院往Quayside方向拍攝)
沿著Quayside康河邊的木棧道走,對岸金黃色垂柳,倒映水中,又是一幅美景。可惜那天是陰天,如果有藍天陪襯,肯定更迷人,更加令人流連忘返。
往前不遠,右手邊是一大片草地,稱為Jesus Green,左手邊康河對岸停了幾艘小船,劍橋有些人選擇住船上,這些是他們的家,他們成立自己的社區,自稱為Camboaters(康河船人)。
康河船人的住家
再往前不遠處,河中建了一個水閘 – Jesus Lock,從磨坊潭到Jesus Lock這一段是康河的中游,是康河風景最秀麗的一段,也是遊客最喜歡來的地方。Jesus Lock 往下,河面開展,是划船隊訓練以及春夏間競舟的場所。
Jesus Lock,上面有可供行人通行的鐵橋
徐志摩在“我所知道的康橋”中曾寫到:上下河分界處有一個壩築,水流得很急,在星光下聽水聲,聽近村晚鐘聲,聽河畔倦牛芻草聲,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:大自然的優美、寧靜,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靈。
記得有一次晚上送韓國同學回她的Homestay,依照她走的路線,途中剛好來到這裡,於是便簡單跟她述說了這一段。八十多年過去了,這邊不再放牧,也聽不見近村的晚鐘聲,只有天上的星光調諧著康河潺潺的流水聲...
留言列表